•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你怎么看钓鱼运动中理论训练实战三者的关系(
  • 运动医学文献综述的范文(运动医学文献综述的
  • 给我一篇如何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论文吧
  •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举办山东省运动医学高峰论
  • 16岁小伙反复肩关节脱位 牡丹人民医院运动医学

通知公告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刊物宗旨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征稿要求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投稿方式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栏目设置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体育论文_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4)

来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年11月10日 03:17:25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二、结合的必要性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二、结合的必要性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文章摘要:“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著。(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著,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384/d.cnki.gwhtc.2020.000041

论文分类号:G80-05

文章来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ydyxzzzz.cn/qikandaodu/2021/1110/834.html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上一篇:体育论文_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
    下一篇:体育论文_基于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的运动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投稿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版面费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